2023年3月30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工業數字化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
本屆論壇以“加快數字化轉型,助推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十四五”建設時期,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國家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平臺機構、行業重點企事業單位代表和主流媒體代表等500余人,共襄工業行業盛舉,共商數字化未來。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吳鈺出席論壇并致開幕詞。吳鈺副會長表示,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數字經濟的底色越來越厚重,數字化正加速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已成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高效協同和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手段,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更是工業企業實現提質擴量增效的迫切需要。
吳鈺副會長強調,“數實融合”既是數字經濟的發展的預期目標,也是促進實體經濟向數字經濟發展的現實路徑。鑒于我國“數實融合”還停留在較為初級階段的現狀,吳鈺副會長建議探討“數實融合”的本質、關鍵和不同階段所關注的重點,并從實踐出發,詮釋融合中所釋放的生產力和帶來的新收益?;诖?,吳鈺副會長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
第一,通過“數實融合”來加快實現我國制造業的有序轉移。在這過程中,在沿用以往優化布局的常規舉措下,更要注重挖掘“數字轉型”所帶來的新視野、新理念、新方法;
第二,通過“數實融合”來加快提升我國重點工業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科學研究、試驗發展、技術開發新范式,夯實我國工業賴以生存、競爭力根本保障的材料、能源工業的發展基礎
第三,通過“數實融合”賦能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數據賦能的新途徑。要通過各類“產業大腦”幫助中小企業做好市場定位、戰略選擇,確保其在產業鏈、價值鏈中處于有利位置。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學東作了題為《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促進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陳學東院士強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程度直接關乎我國制造業質量水平,要堅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的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提高質量、效率效益,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革,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制造業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陳學東院士提出,未來十五年是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必然要求,要注重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創新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建立可持續的機制,將當下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市場與政府力量相結合、自主研發和國際合作相結合;二是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完善城鎮化工業布局,提高工業現代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國防裝備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三是聚焦重點領域,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智能制造進園區,提升智能化水平。圍繞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重點領域高端裝備,打造整機生產為中心,上下游緊密協同、基礎件完整配套的特色產業集群;四是統籌新型工業化戰略科技力量。立足重大產業布局,統籌全國創新資源,優化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布局,按照基礎研究、共性研究、應用研究開展協同開發,建立長期穩定的協同創新體系等;五是遵循“四個面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優化布局制造領域國家創新平臺體系。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作了題為《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張新紅表示,從廣義數字化的內涵看,數字化、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平臺化、生態化、個性化、共享化都是供應鏈數字化的重要表現和發展趨勢,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天龍八部”。數字化的作用體現在提升效率、提升能力、發現新需求、創造新價值等多個方面。張新紅強調,在具體實施方面,可以將上述“八化”作為橫軸,將企業的所有要素作為縱軸,將企業的主要流程作為斜軸,就形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思維魔方”。張新紅表示,“思維魔方”涉及全要素、全面數字化、全流程三個維度,建議企業依照上述維度進行綜合考量,找出重要領域和短板發力,更有可能發現新機遇。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首席網絡安全官莊火林的主題演講圍繞核工業數字化轉型總體規劃,核工業數字化轉型成效以及未來數字化轉型布局三個部分展開。莊火林表示,核電行業數字化轉型具有其特殊性,要深刻認識數字化轉型的艱巨性、長期性和系統性,既要注重頂層設計,又要兼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相互交織,迭代升級的特性,通過技術融合相互促進發展,走出一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轉型之路。
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業部總經理王志偉圍繞智能制造發展與挑戰、智能制造技術與方案、智改數轉方法與服務等話題展開,他建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這一熱點,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著力點,以新一代工業4.0信息創新技術為依托,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中電金信軟件有限公司重點行業咨詢和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歐陽欣然在演講中提出,工業數字化迫切需要培育一套數實深度融合、一體化垂直打穿、自主安全可控的新型數字技術能力,以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和全棧技術服務能力為依托,聯產聯研、聯合創新,在工程實踐、軟硬件融合、多模數據融合等場景下開拓實踐。
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智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軍威則表示,沒有價值創造的數字化轉型,都是走過場、擺樣子、搞形式。劉主任分享了如何圍繞管理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用戶體驗、安全環保等目標,加強工業物聯與5G建設、“云+邊+端”云數據中心建設、數字中臺化技術等數字化能力建設。
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中國船舶獨立董事寧振波以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中德攜手—共塑制造業數字生態系統為背景,介紹了數字化轉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分析了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剖析了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關系。
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副部長丁浩予作了AIRIOT物聯網平臺賦能工業數字化升級的案例分享,結合實際剖析了數智化賦能行業轉型升級創新路徑與模式;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部長楊芳分享了船舶工業的行業痛點和轉型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提出,要凝聚數字化轉型共識,推動生產方式、業務管理、產品結構根本性變革,提升船舶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信息化副總師喬興華結合航空工業落實航空強國戰略的規劃部署,以航空工業沈飛關于數字化轉型的思考與實踐為主題進行分享。
美的集團美云智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冬、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邊無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永立、九牧數字化管理中心總經理葉火龍結合自身技術優勢,為企業代表分享了數字化轉型行業解決方案,分析了不同技術的利弊,針對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家居等企業實際應用場景,為企業創新提供便捷技術服務,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論壇由中國信息協會副秘書長兼傳媒中心主任張鳳英主持。
大會期間,設置了企業優成果展覽展示區,部分展區圖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發展的攻堅之年,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交匯點,本屆論壇匯聚了前沿人才和技術,推動智能制造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轉型”“融合”為重點,推動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擘畫智能制造藍圖?!爸袊I數字化論壇”已經成功辦十屆,未來,中國信息協會將繼續依托“中國工業數字化論壇”這個平臺,以更開放的姿態吸納社會各方參與,通過深入交流、深度對話、深刻思考,為我國建設制造強國、數字強國貢獻力量,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